脫硫塔的應用
脫硫塔的運用
脫硫漿液循環泵是脫硫體系中繼換熱器、增壓風機后的大型設備,一般選用離心式,它直接從塔底部抽取漿液進行循環,是脫硫工藝中流量大、運用條件苛刻的泵,腐蝕和磨蝕常常導致其失效。其特性主要有:
(1)強磨蝕性
脫硫塔底部的漿液含有很多的固體顆粒,主要是飛灰、脫硫介質顆粒,粒度一般為0~400µm、90%以上為20~60µm、濃度為5%~28%(質量比)、這些固體顆粒(特別是Al2O3、SiO2顆粒)具有很強的磨蝕性
(2)強腐蝕性
在典型的石灰石(石灰)-石膏法脫硫工藝中,一般塔底漿液的pH值為5~6,參加脫硫劑后pH值可達6~8.5(循環泵漿液的pH值與脫硫塔的運行條件和脫硫劑的參加點有關);Cl-可富集超越80000mg/L,在低pH值的條件下,將發生激烈的腐蝕性。
(3)氣蝕性
脫硫塔的運用在脫硫體系中,循環泵運送的漿液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氣體。實際上,離心循環泵運送的漿液為氣固液多相流,固相對泵功能的影響是連續的、均勻的,而氣相對泵的影響遠比固相雜亂且更難猜測。當泵運送的液體中含有氣體時泵的流量、揚程、功率均有所下降,含氣量越大,功率下降越快。隨著含氣量的添加,泵出現額外的噪聲振蕩,可導致泵軸、軸承及密封的損壞。泵吸進口處和葉片反面等處聚集氣領會導致流阻阻力增大乃至斷流,繼而使工況惡化,有必要氣蝕量添加,氣體密度小,比容大,可壓縮性大,流變性強,離心力小,轉換能量功能差是引起泵工況惡化的主要原因。試驗表明,當液體中的氣量(體積比)達到3%左右時,泵的功能將出現徒降,當進口氣體達20%~30%時,泵徹底斷流。離心泵答應含氣量(體積比)極限小于5%。
高分子復合資料現場運用的主要優點是:常溫操作,避免因為焊補等傳統工藝引起的熱應力變形,也避免了對零部件的二次損害等;別的施工進程簡略,修正工藝可現場操作或設備部分拆裝修正;資料的可塑性好,自身具有好的耐磨性及抗沖刷能力,是解決該類問題理想的運用技術。